术之道植发机器人获批上市,打破国际垄断,引领行业发展!

  • 2025.02.13
  • 来源:术之道

近日,上海术之道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术之道”)自主研发的植发机器人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随着术之道植发机器人的获批上市,不仅实现了植发机器人技术的完全自主化,彻底扭转了国际品牌的技术垄断局面,更推动我国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展现了我国在植发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中国植发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201亿元,服务人群约100万,但面对2.5亿脱发人群(男性占比65%)当前渗透率仅为0.5%,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据预测,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756亿元,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然而,传统植发手术的局限性制约了行业进一步发展:手术效果高度依赖医生经验,稳定性不足;手术耗时长、效率低,难以满足规模化需求。这些痛点亟待通过技术创新来突破,而智能植发机器人的出现为行业带来了革命性变革。


回顾毛发移植技术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毛发移植技术经历了从粗糙到精细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皮瓣移植技术效果不自然且创伤大;90年代,毛囊单位移植技术(FUT)提升了自然度,但供区疤痕明显;21世纪初,毛囊单位提取技术(FUE)避免了线性疤痕,成为主流但仍依赖医生经验且效率有限。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突破,植发机器人应运而生,通过高精度视觉系统和智能化操作,显著降低了对医生经验的依赖,提升了手术效率和精准度,推动植发行业迈向智能化、精准化的新阶段。


技术革新 智慧引领


11.png


术之道植发机器人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算法、视觉系统和机械臂系统,实现了从机械臂核心部件到控制软件的完全自主化,以高度定制化的技术架构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其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迭代升级,精准契合临床需求,更在全球植发机器人领域建立起中国技术标准,为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实现"弯道超车"提供硬核支撑。


物,洞悉于眼


2.png


如何在微米级精度下捕捉毛囊?区别于传统手术机器人多依赖于术前CT或MRI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在通过标定装置进行辅助定位,而植发机器人则需要通过视觉融合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自适应光学补偿和实时噪声过滤技术,解决毛发移植手术需要的视觉可靠性和精准性。


智能规划 精准定制


3.png


通过超高分辨率视觉系统,对患者头皮毛囊特征进行超高清识别,全方位捕捉毛囊信息生成“毛发地图”,自动生成最优提取方案。避免传统手术中依赖医生经验的主观判断误差,实现高度个性化手术设计,确保手术效果自然美观。


智慧赋能 精准布局


4.png


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分析毛囊特征,自动筛选出最优的目标毛囊,规划最优提取路径,实时调整提取路径,避免损伤到周围毛囊,简化手术流程,为医生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数据。


智能减负 医者释压


5.png


传统植发手术需要医生长时间手动操作,不仅对医生的体力和专注力提出极高要求,还容易因疲劳导致操作精度下降。机器人通过自动化提取,承担了重复性、高强度的操作任务,降低手术对医生手术技巧的依赖,将医生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提升整体手术效率与效果,为医生创造了更高效、更轻松的工作环境。


创新领航 智能崛起


术之道植发机器人的成功上市,构建起中国高端医疗装备"智造化"转型的里程碑。术之道自主研发的植发机器人不仅打通了“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产业转化-普惠应用”的创新价值链,以核心专利构建手术机器人技术矩阵,驱动手术机器人产业链从核心部件到终端服务的全面升级。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中国医疗科技企业在智能植发领域建立起全球技术话语权;既为"国产替代"战略提供了硬核样本,也为全球医疗机器人产业格局注入东方创新势能,展现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蜕变的战略雄心。